很意義的"心路歷程"分享
很感謝發燒友 晏子,發表使用心得
善緣 起於台北市臨沂街老劉的介紹,其實臺灣音響界一直存在著"品牌調音" "價格調音" "媒體調音""貴店調音"等….等不正常的發展。
就如同臺灣財經政局一樣亂,老一輩的代理商/店家/發燒友/媒體都很有敬業,用心誠懇和耐心。在此也特別感謝 音響前輩 顏先生'不時傳教很多2'30年前玩音響的秘技。我只是耐心去求證其原理,融會貫通;再加以善用,Audiopoint P3的誕生就是多年實驗收穫証明。
目前音響界的錯誤調音,造成消費者"玩音響"的夢魘產生;尤其是擴散板千萬不要亂用(市面上近95%擴散板都不合格,正常要用無响室去作實驗用儀器去測曲線改變而製作)。
一般居家空間,是最好的音響室:只要有基礎聲學概念並作實驗,就會有很多心得,並善用材料物理特性及一些瓶瓶罐罐都可以作調音材甚至剪刀都可以作素材(試驗證明非常OK'音場變深)平面電視是音響好声的殺手,我發現全世界有8,90%音響店;根本是視而不見(大都是不知)'有調音學者用"平安"解決。
有時我鷄婆要告訴經銷商'卻都得到不屑眼光看待,因為我是"臺灣品牌商"是沒有那個FU;連消費者都被灌輸此觀念。
在自己FB上說一些調音心得分享,有些真的是屬機密只能簡單說說,敬請見諒 謝謝
在此重申 * 調音 *不是標準沖/脫/泡/蓋/送"的SOP的方式
上述發表的調音的方式,文中提出不要亂置擴散板;有人來函討論。